煮婦每天都寫日記。
寫日記這種事,說出來給別人知道,就會得到一副「啊,妳腦子有病」「妳是不是太閒」「妳肯定沒事做」等荒唐到令人啼笑皆非的驚嚇反應?!
他們會這樣想也不奇怪,
其實我一開始對「寫日記」這樣的事所冒出的第一個念頭,也是如此。
直到因緣際會,為了應付極度繁忙的全職媽媽育兒生活,興起了學習「時間管理」的念頭,然後便和一般人一樣很快便進入到「手帳選擇的迷思」裡...
我花了很多時間、很多錢,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手帳。
不過因為我是科技人,我從小就開始學電腦、接觸3C產品&設備,所以我喜歡也習慣善用3C產品來為我做事。
其實我的字寫的還不錯,嘿嘿,姐姐還是有練過的哈。
不過我對自己寫的字,沒有多大的留戀,我更喜歡整齊、看起來舒服的電腦排版字體。
所以我決定放棄無謂的堅持,依循自己真正的心意,選擇自己最習慣的也是最喜歡的編排方式, 那就是在電腦前(MacBook Pro 15.5")打字,然後同步到常用的3C產品上(iPhone X、iPad mini 4...etc.)。
一開始,我是因為看了《晨間日記的奇蹟(The Miracle with a Daybreak Diary/佐藤傳Ⓞ著/易富文化出版》這本書之後,才決定開始寫日記。
而且,我是在每天早上抽出20~30分鐘,來寫我的《每日晨間日記》。
說到日記,一般人的想法大概都是要在晚上寫啊,寫流水帳啊,還要有鼻涕眼淚附著在日記本上,才能讓人回想到當時的情景什麼鬼,
我不做這樣的傻事,
我寫日記非常的「條理化」,
我甚至為了我的《每日晨間日記》, 製作了模板(公版),還在模板內加註「版本」。
因為我發現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都必須修改《每日晨間日記》的模板,好因應每一段期間的生活現況。
起初我沒有留意到自己究竟修改了多少次的模板版本才定案?直到今年初吧,我才想到要加註版本到模板裡。這一加不得了,天吶,才三個多月而已,我竟然已修改到第8次了啊?!
所以,為了讓也想嘗試寫寫看《每日晨間日記》的朋友可以有模板範例可參考,
我特別地公開了我自己設計的《每日晨間日記》模板給大家看。
在正式解釋我怎麼寫《每日晨間日記》之前,
我想先為「 晨間日記」這件事,做個說明:
我的「晨間日記」,其實可以分為兩部份,一是「過去日記」,書寫過去發生的種種事件;一是「未來日記」,書寫今天應做之事,以及未來來想要執行的事項。
建議利用每一天早上的閒暇時間,來跟自己對話,並透過撰寫《每日晨間日記》,重新檢視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甚至是今天該做的事,本週該做的事,以及本月目標...etc.
所以《每日晨間日記》對我來說,正是有效結合《每月待辦清單》+ 各式清單,而華麗變身成可以實現夢想的唯一利器。
★ 決定改變的原因... ★
這一年多來,我不斷的在尋找一個「答案」。
雖然我稱不上失敗,但在請滿育嬰假而離職前的我,工作雖然不算出色,但也是極喜歡自己的工作。
可是一旦卸下職場的戰袍而回歸家庭後,一天24小時,只能和阿果綁在一塊,做一大堆周而復始永不停歇的家事,甚至還要自學煮三餐等等...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照顧阿果...
每天都像在打戰一樣,忙的團團轉。
只是工作忙碌一整天回家的溫尪,卻常常不給我好臉色看?!
還時常對我們母子倆態度惡劣、氣焰囂張,總是不斷的提及,這個家是「靠他一個人賺錢」才能有辦法走到今天的局面?!
離職前,我好的時候也有百萬年薪。
離職後,我變成別人眼中的廢物母親?!
這社會對全職媽媽有太多的歧視,戴著有色的眼鏡看我們。他們覺得我們「整天無所事事」?覺得我們「只是在家帶小孩而已能有多累」?
覺得我們「常常太閒」?在家沒事就都在睡覺?!
覺得我們對家庭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覺得溫尪對我不好「其實很正常」?!
他們把我們存在的價值徹底的否定掉,認為我們全職媽媽沒在出外「賺錢」,就是最次等的人種,沒有尊嚴,不值得同情?!
我不怪他們,因為我杜絕不了悠悠之口,也改變不了多數人對家庭主婦/全職媽媽的輕蔑與嘲笑,我能做的,就僅僅只有改變自己,比所謂的那些「上班族」更拼、更認真的生活而已。
我以前,並不是像現在這樣事事都有計劃,
打從上來台北就讀台科大之後,我就在台北迷失了自我長達十多年以上。
我感覺自己渺小,沒有用,我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我想要的太多,只可惜當時的我卻做的太少。
雖然溫尪的脾氣時好時壞,但他究竟不是個太差勁的男人,他是一個對我真心,卻懶得付出的男人。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他和大多數已婚的男人一個樣,沒有特別差,但也沒有好到哪去。就是一個,不怎麼樣的伴侶。(攤手)
所以一再刺激我的,正是溫尪的惡劣態度,還有一些身旁朋友口中無意洩露出的輕蔑嘲笑。
因為我無法釋懷,和朋友抱怨還會被Compalin,所以我愈來愈沉默,反正問了也沒有人能夠回答我的問題,
所以我決定自己尋找答案:我開始「大量閱讀」,就是在一年半內就看完210本以上的各式書籍(不包括食譜、小說類)。
也正因為看了那麼多的書之後,我才逐漸跟著各種不同書本內提及的各種方法,轉化成屬於自己、適用於自己的「成長工具」。
《每日晨間日記》便是其中之一。
會撰寫《每日晨間日記》,是發現縱然有如此多的「待辦清單」,卻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把他們全都整合在一起?
直到我開始撰寫屬於自己的《每日晨間日記》之後,
我才終於把我的過去,我的現在,我的未來,以及我所珍惜的孩子的人生,全都串接在一起。
★ 《每日晨間日記》的寫法說明與教學 ★
每天早上,我都會打開MacBook Pro,開啟Evernote APP,
找出今天的《每日晨間日記》記事,
然後我在日記內第一個寫下的,就是今天室內的溫度與溼度。更是因為拜這件小事所賜,我甚至研究了一年半載的台北氣候與溫度而造成溼度的變化。
之後,我會開始註記我的睡覺和起床時間,這是我用ATracker App來幫我記錄+計算的。
我需要知道自己每天究竟要睡多少個小時,才會覺得精神好或不好?
這點對我很重要,所以我把它們列在第一個欄位裡。
▼ 我的《每日晨間日記》模板 範例:
緊接著寫的,便是,
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
本週最重要的三件事。
本月目標。
2019年度目標。
「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我多半是在當天的早上才會寫,也就是在每一天的剛開始,對照《每月待辦清單》+ Google日曆 + Todo List後,梳理而得的今天要做的三件事。
也是我最起碼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儘可能努力完成的「三件事」。
至於「本週最重要的三件事」,我則多半在上星期天,或是這個星期一,在Copy下一整週份的《每日晨間日記》模板時,先行對照過《每月待辦清單》+ Google日曆 + Todo List後,預先為自己計劃的本週最重要的「三件事」,
意思就是,我每個星期,都會完成 3 * 7 = 21件大大小小不一的「待辦事項」。
不要小看完成 21件 待辦事項這樣的事,其實是真的很多。
一年52週,再乘於21件待辦事項,等於一年可以完成 1092件 待辦事項。
倘若大家跟我一樣都有乖乖照做,並且逐一完成,你覺得你們的人生可能會差到哪去嗎?!
至於「本月目標」,這三項就得在每個月的第一天就先行被撰寫到三月份的模板上,
而我自己的「本月目標」,其實是寫在我每月的「月份總結」裡面的「下個月的目標」欄之後,才Copy至每個月初第一天的「本月目標」欄內。
意即,我的《2019/3月份》的「本月目標」,
是從我的《2019/2月份》的「月份總結」內的「下個月的目標」欄Copy出來的。
不過若是不打算再進行每月的「月份總結」,那麼就建議大家直接在月初的第一天先把「本月目標」填在三月份的《每日晨間日記》的模板裡,
這樣在Copy三月份的《每日晨間日記》模板時,就通通都會內含已經寫好的三月份的目標。
所以其實我的《每日晨間日記》模板,是以「月」為單位進行更新,其實也不算太麻煩,最多一年更新12次而已。:P
之後若有時間我再教大家怎麼做「評估總結」,不過現在還是專心講回來日記的書寫與邏輯。
「2019年度目標」,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夢想」寫下來。
我個人非常認同拿破崙.希爾所說過的這一段話:
「把你的計畫文化為文字吧,只要寫完計畫,無形的渴望就有了具體的形式。」
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渴望,無數的夢想,
可是這些渴望和夢想,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讓它們實現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上,可是大多數的人,包括我,都不見得做的到?
我想,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把這些內在的渴望與夢想,幻化為文字,讓它們擁有具體的形式,才有機會及可能讓它們被實現到現實生活中。
所以,我希望我的渴望與夢想,都能一直如我所願的來到我的生活裡,於是我把「2019年度目標」放在《每日晨間日記》內,讓自己每天都至少看過好幾遍。
因為我必須讓這些「目標」,進入到我的潛意識中...
至於「昨天成功的三件事」和昨天的收入支出,主要是因為,這究竟還是個「日記」,所以還是得寫一些「過去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看到「《旅行青蛙》遊戲日記」這一欄有沒有笑出來?呵呵。
沒錯,因為我一直都有在玩《旅行青蛙》,所以只要我那隻青蛙帶回來沒有看過的明信片,我就會把它放在我的日記裡們記錄。(笑)
至於健康欄位,
就端看個人需要,我自己還挺喜歡加入《便便記錄》,藉此觀察自己每天的排便情形。
而且我也會記錄自己一天三餐究竟吃了多少東西進去?
為了維持良好的體型,愛美的女性還是別忘了控制每天的進食數量及種類啊!
接著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欄位了,這一欄我就不分享了。畢竟,每個人想要堅持學習的項目不盡相同。
不過我在這個欄位內,加入了「動態回顧:回顧這些年的動態,一起重溫近日的新體驗與美好的舊時光《當年今日》」這一項目。
會加入這一項是因為受臉書的「動態回顧」啟發,我自己也很愛看這些年來在臉書上屬於我和家人們的「動態回顧」,
可是其實這類型公開的圖片或資訊或者曾留下的心情,並無法完整的讓我回想到當天發生的事情。
所以,我寧願看我自己仔細寫下的《每日晨間日記》內容。
也因為從2017/9/15迄今,我已經寫滿了一整年以上的《每日晨間日記》,所以我便可以在每天的「動態回顧」後面的《當年今日》,附上去年此時《每日晨間日記》的「連結」。
然後再連結回去年此時的《每日晨間日記》,一一的細看當時所留下來的所有照片、心情抒發等等記錄。
像我現在在看的,是我去年2018/3/3~3/22在京都Long Stay的《旅行日記》,
看的讓我好生懷念,好想立即再買機票飛回京都重溫舊夢~
最後我要介紹的,就是關於阿果小子的《育兒誌》(觀察日誌)了。
我想一個真正關心自己孩子的母親,至少得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現在的年齡、身高、體重以及每天的身體狀況吧!
不過如同我之前提過的,我為阿果撰寫的《育兒誌》,
是比較簡單版本的觀察日記,最主要是為了記錄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學習狀況等等。
為此,我還加了「上課記錄」,以及各式各樣的「學習書單」。
每次有新的書籍,或是他又在學習新的才藝課程,我必會花上一些時間,仔細的把那些書冊資料通通編製成「各式書單」,
好方便我追蹤記錄他的閱讀狀況。
這是一件相當花時間的事,但卻也是一件關心自己孩子學習狀況的父母親應該要做的事。
其實我是個不相信用「說」的人,我習慣做給別人看。
所以我對於那些,什麼都不為我做的人,向來沒有什麼好臉色,是因為一個人若什麼都不為我做,又表現的多麼在乎我?簡直就是狗屁。
我關心阿果,我也很愛阿果,
所以為了他我願意花這樣的時間,做各種記錄。
甚至我打算教他開始撰寫屬於自己的《每日晨間記錄》,並教會他阿木我自己領悟到的時間管理方法。
不怕各位取笑,
我甚至還去看了不少關於學生該如何學習,小學生要看什麼書籍,
學習怎樣的讀書方法適合年幼的孩子等等。
我打算學起來之後再好好的傳授給他知道,讓他從小就知道該如何用來管理他自己的時間,以及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長篇大論寫了一大堆,目的就是希望能分享給大家一點不同的思維。
當我掌握了時間管理的秘訣後,我發現自己竟像開掛似的不停的成長、快速的學習...
所以為什麼我會創業,我又開始經營blog?是因為我知道,我的人生不可能只是如此而已...
希望這一系列的分享文,能幫助到更多的人,以及那麼多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卻不知該怎麼做的朋友們,
喜歡本篇本章的請記得幫煮婦按個讚表示一下你珍貴的鼓勵呦!
謝謝收看。(合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