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印象深刻某名部落客的裝潢文章,大約寫自三、四年前。
她是我想找設計師的啟蒙者,即便再看她以前的文章對我現在已沒有多大幫助。但對於她能夠放心的將裝潢全權交給設計師處理,甚至很感謝設計師這樣的事感到不可思議。

可能是當時的我,剛決定轉換職場跑道沒多久,又剛結束一段結局很不好的感情,所以強烈的感覺自己在身、心上一無所有。
所以一直好羨慕她,雖然現在就會發覺她的裝潢其實不算高檔...
只是那種欣羨的感覺還留在意識中。

所以,在開始裝潢後,回過頭來看她當年的文章,就能發現,能夠全權的將裝潢的事交給設計師處理的人,其實很天真。
在這次裝潢的過程中,設計師前後說法不一(在我們面前都說可以,事後又說不行),Sense異於常人,唯一不變的是不斷追加報價的堅持,
我和老公雖然都不是學設計的,卻都不約而同的對她產生不信任感,
懷疑她的美感有問題,認為她的專業和用心度嚴重不足。

或許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一種錯覺,
就是認為裝潢費用和結果應該是呈正比的,
但我想,真正的事實應該是,裝潢的費用其實是和材料的等級成正比(那也要看設計師誠不誠實),但和能不能符合業主心中的想望卻沒有太大的關係。

在這三個月的裝潢過程中,其實我們也犯了以上的心態錯誤,
誤以為百萬的裝潢費用就能夠打造出百萬裝潢的等級,
但在施工的過程中,很快就發現了,事實和我們心中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落差!

為什麼?
我們買的是新成屋,格局已經定型,若要改變屋內格局就要動到打牆、補磚等工程,
偏偏建商又異常的堅持不替住戶們預留/交換所需的磁磚量,
所以變成我們得自己和原始廠商交涉,再自掏腰購買了三、四十片同一批的拋光石英磚與浴室的磁磚給設計師,
而設計師卻因為自己弄錯電源方向而導致敲錯浴室二大片磁磚也要我們吸收,
所以整個裝潢的過程中,不過只是在斤斤計較、推卸責任、不斷的修正與堅持自我主張而已。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我意識到設計師的美感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差勁時,我和老公便開始參與選擇搭配的決定,
我們和設計師交代的事她多半沒有記住,要我們確認的東西往往確認了三、四遍過一陣子又要我們重新確認,
甚至還要自己畫設計圖(主臥、小孩房衣櫃、我書房的書櫃)交給她施工...
當我提出對追加金額的疑問時,她立即和我們撕破臉,含血噴人痛斥我們不付錢,
我只是冷漠的回覆她說,『當追加金額高達原始報價20~30%時,請問哪一個業主沒有異議?』
除了裝潢的金額以外,
最重要的卻是無法達到業主預期的恐怖落差。

一般人可能都會想,只要做的好,就算貴一點也沒有關係。
沒錯,但前提是:「要做的好」。
但好不好這樣的事卻很難定義,因為「美感」這樣的事情,應用在裝潢上往往會與金錢劃上等號,所以便可想而知,
若是花了這樣的錢卻沒有得到想像中的美感,對設計師的能力就會產生質疑。
我想,美感也算是一種品味,若一個人的品味不高,相信她的美感也不會太好,而品味卻又是由許多事情造究出來的,
所以,有朋友問我說,『要是妳覺得妳的設計師缺少美感又沒有品味,那妳當初幹嘛找她?』

你傻啦,就是因為當初我不知道她既缺少美感又沒有品味,而且我誤判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一個好的裝潢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業主本身的品味與財力的具體表現。

所以聚集了足夠的財力與業主(他人)的良好品味,所創造出來的高檔表像,不自覺就會被誤以為是設計師自己本身的能力。
一個好的裝潢物件,設計師的能力了不起只佔5%~10%,工班的功力與細心度又佔了40%,剩下的50%則是業主本身的財力與品味的表現。

所以說,
像我台中的朋友T'看到我在FB放上中島的雛型後便留言和我說:『看起來頗讚!是那個無腦設計師嗎?』
但其實從一開始的平面圖就不是她設計的(前任設計師,我們還花了NT$20,000買下平面圖),
大部分的細節都是我們決定的,
木皮是我們選的、把手是我們選的、油漆是我們選的、某些櫃體的樣式是我們畫的,
她好個屁。

所以對於裝潢的事,從一開始的我們很沒有自信 - 誤信專業能帶給我們想要的感覺,
事實上卻是淪為不斷被要求追加費用,大大小小的事情要自己確認,完工後發現裝潢品質略有暇疵這樣的怨念關係,
對現在...也算是苦盡甘來,雖然還是有不少缺失待修補...
但是經歷了這一段過程之後,我才終於領悟,

其實只要肯用心,肯花時間,一、二天就要到現場盯進度,感覺一不對就要立即要求修正...
才能夠創造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居裝潢...

至於設計師,沒有她裝潢反而會變得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nti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